《德语人文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关于高等教育对人文与科技文化知识选择的思考

 
来源:德语人文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文化的制约。顾明远曾说,“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但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反作用于文化,具体表现为对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创造和更新。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顶层,除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外,还具有研究“高深之学问”、服务社会及传承文化的职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无法传承所有的人类文化,必须选择最有价值的文化进行传承。“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主要是对科学文化、价值文化和审美文化的选择。”而文化选择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在文化传承之前必须进行文化选择。而当今普通院校教育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人文知识(包含社会学科)和科技知识两大类,在选择中如何把握好人文与科技两种知识,对文化传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与科技的内涵

在我国,“人文”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规范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准则。北宋教育家程颐在《伊川易传》中指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这里的人文是相对于天文而言的,天文乃宇宙规律,人文乃人生之道。反应先贤们在追求天理的同时也思考自身。在西方,“人文最早起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原意指人性,主要是强调人与动植物的不同属性,体现人文是人的内在本质属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对上帝的关注转移到现实世界,通过关注世俗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和尊重人的权利,赋予人文基本内涵。”在今天,人文主要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人们通过习得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形成理解文化、理解自身与社会、人类的关系,并能积极和谐相处等的素养。科技即科学和技术的简称,有诸多定义,笔者认为在《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中解释最为精准,即“所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结果,是人的行动的指南。所谓技术,是指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出来并加以理论总结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操作技能。”古代中国重视人文,虽然技艺发达,但科技不受重视,发展滞缓。西方注重探究自然世界,中世纪后就不断赶超东方。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两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当代的信息革命,科技不断展现惊人的力量,一次次颠覆人们的认知,推动社会的变革。

二、人文与科技的协调发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给人类直接带来的质财富,而人文是关乎人类自身的关怀,其力量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润物细无声”。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于科技。而且当今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量比文史类的大好几倍,一方面,就业等现实问题使得大多学生选择理工科。反映在学生选择上,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会选择理工科,很大一部分选择文科的学生是因为理科成绩差,难以跟上学习步伐,并不是因为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现实需要,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实用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反观,人文类专业受到冷落,发展艰难。

那么在科技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人文呢?答案是肯定的。如胡泳所言:“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如此强大,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文学科。”尽管当今时代,科学已成为回答我们问题和我们回答问题的主要源泉,但人文知识也始终有它不可忽视的价值。过分地强调科技知识和专业化教学,忽视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会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而且“科技本身并不能约束人们只做对人类有益的事,必须有一种科技以外的力量使它不至于做出对人类有害的事情,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由人文教育产生的人文精神。科技教育只能教我们怎样做事,人文教育才,能教我们怎样做人。”缺乏人文规范的科技,那是可怕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任何时代,人文和科技都应成为时代发展的双翼,相互交融,协调发力。高等教育是知识传承、创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它在文化选择中应把握好人文与科技以及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让人文与科技交融,培养兼具人文精神和科技素质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对人文与科技文化的把握

(一)确立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质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高等教育在文化选择中要发挥协调人文与科技的作用,首先就要确立好与之相符的培养目标。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教育报告,强调提出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教育要去功利主义,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需要反思,从而加强学生的“全人教育”。在人文与科技方面,就是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技能兼具的人才。一方面,高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崇尚科技,感受科技的“真”与“美”;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等等。在具体要求上,学习自然科学与职业技术的学生,要学习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得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不仅有一技之长,也具备高深厚的文化素养。总之,高校需要确立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在文化选择中平衡和协调好人文与科技,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和人的本质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提供多样化选修课程

卡尔·波普指出:“进化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可供选择的物质的多样性。”欧小军解释为“多样性的选择是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高等教育的多种文化选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具体到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上,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课程,能为各种需要传承的文化提供传承的载体。高校在为平衡人文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公选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因为高校的课程实施是文化选择、传播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每一次变革几乎都涉及课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改革家都试图通过开展新课程,保守派则要捍卫传统课程。高校为平衡和协调人文与科技知识发展和传播开设的选修课程,既要包括传统文化类课程,也要包括时代前沿科技类课程,既要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课程,也要包括科技知识的普及课程。其中还可以包括人文与科技的交叉学科,如科技哲学。此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联系生活。如张龙革所言,“教学必须超越单纯的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授,应致力于培养大学生解读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理解力,也就是要增长大学生的智慧”。

(三)专业与人才评价再思考

雅斯贝尔斯说:“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的需要而放弃长远的责任的危险越大。”高校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承担长远的责任。现今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旺盛,自然科学的专业影响力也远胜人文学科,高校在运行和发展中,不能弱化自身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职责。然而高校要通过文化选择平衡和协调人文和科技学科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专业方面,在教育评估中,科研是重要指标,然而因为学科性质,自然学科的影响力较大,对学校排名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也较大,所以人文学科及人文类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上文中也提到,社会对科技类的人才需要远胜于文史类,而且普遍来看,科技人才的待遇高于人文类人才,所以学生们选择时多偏向于自然学科。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在就需要对专业和人才的评估进行再思考。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公共选修课环节,可要求人文和科技知识两类学科必须各达到一定的分数标准;在教育评估时,评估标准制定者与评估者都要考虑到学科性质的差异;社会弱化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的影响,提高人文学科人才地位;高校加强人文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扩宽其就业途径等。

在科技时代,社会也需要人文。在人文与科技失调的今天,高等教育在文化选择中要发挥杠杆作用,平衡和协调人文和科技的发展,培养兼具人文精神和科技素质的人才,这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重任。但高等教育在对科技和人文的选择中,不能鼓吹人文专业,不能因为开设文科专业的成本较低,以借着发展人文的借口一味扩大文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忽略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严峻性。总之,高等教育在文化选择中要协调人文与科技,又不能忽视社会和学生的现实问题。至于如何把握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张力,这需要教育家们以及全社会共同思考、讨论。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2]欧小军.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价值、内容与原则[J].现代教育管理,2013(04).

[3]李晓波.大学教育要倡导科技与人文交融[J].教育与现代化,2002(04).

[4]王石径,顾肃.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06).

[5]胡小林.对大学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思考[J].枣庄师范专科学报,2004(04).

[6]秦志华,李可心,陈先奎.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7]胡泳.科技时代.我们同样需要人文学科[J].南国博览,2019(06).


文章来源:德语人文研究 网址: http://dyrwy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9124.shtml


上一篇: 挖掘历史之美 助力活力课堂
下一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_基于MSPA-CIRCUIT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优化——以合肥市为例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德语人文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